世界海洋日,《南海圆桌派》专访“蓝海之声合唱团”

 

68日,是第14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5个全国海洋宣传日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适逢海洋日来临之际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海之声频道《南海圆桌派》栏目,特别制作《候鸟声声啼,殷殷蔚蓝梦》专题,为大家推荐了一首跟海洋环保有关的歌曲,并且采访了这首歌曲的创作团队代表——著名词曲作家刘景来。

主持人:由南海之声合唱团带来的《海洋颂》,是一首怎样的作品?它的诞生有哪些故事?而对于蓝海之声合唱团,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的陌生。那么蓝海之声合唱团,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呢? 

刘景来:蓝海之声合唱团是202217日成立的。17号那天,我到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申请加入协会,得到秘书长的同意以后,当时就共同商定了合唱团的名称,叫做蓝海之声合唱团,蓝海之声的含义就是蓝丝带海洋保护的声音。

 

 

主持人:刘老师,我知道您是一位著名的词曲作家,您如何会想到,将您个人所长与海洋保护结合在一起,然后用这种艺术的方式去体现出来呢?  

刘景来:我个人比较喜欢音乐,也创作了一些歌曲,到目前为止创作并发表歌曲200多首。我到三亚后,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和海洋的浩瀚,就产生了创作海洋歌曲的冲动,这几年一直都有。去年2月份,罗九如教授交给我一个任务,她要创作一首海洋保护的歌曲,我们不谋而合,就开始了这个歌曲的创作,用艺术的方式来体现对海洋的热爱,这个心情非常愉快。

 

主持人:我听您的口音应该是北方人,是吗?

刘景来:对,沈阳人。我从18年开始,正式退休以后,每年都会到三亚过冬,到现在已经连续四年了。三亚的气候非常好,非常适合养老。

 

主持人:蓝海之声合唱团成立之后的第一首歌曲,应该就是《海洋颂》,是由您来创作完成的吗?

刘景来:我们有一个创作组,我组织这个创作组创作完成的。创作思路是在三亚形成的,返乡回到东北,在东北完成的。

 

主持人:创作这首歌曲花了多长时间?

刘景来:我们一共花了89个月时间,因为我们成立创作组嘛。这个灵感来源于到三亚以后,我参加了三次净滩活动,海洋净滩活动,这是灵感的主要来源。净滩活动就是志愿者到海边上去清理垃圾,这个我参加了三次。我原来也经常到海边,去海里游泳,还没有感觉有太多垃圾;但参加这个净滩活动后,感到海滩被人类污染得太严重,这就是我们的创作动机。

 

 

我们在去年二月份就写出歌词,四月份我们候鸟都返乡了,到九月份,这个期间我们开始歌曲创作。创作组一共13个人,分成了四个组,每个组负责一部曲。但海洋歌曲如果单独那么写,单独那么唱,有点太单调,因为《海洋颂》是比较综合的,我们准备了四部曲,有《生命的摇篮》、《灵魂的呼喊》、《人类的责任》和《蓝色的希望》。把海洋带给我们人类的好处、以及海洋现在所面临的威胁,我们人类应当担负什么责任,今后海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希望,我们通过这四部曲来反应,并且采取交响乐的方式,因为交响乐比较有气势,有震撼力,有感染力,能够唱出浩荡的回声。

四月份到九月份,我们就集中创作,中间修改了78次吧,完善修改、征求意见,最后在九月份完成了。歌曲完成以后,我们给《中国大众音乐》杂志投稿。《中国大众音乐》杂志在2022年第二期上,把《海洋颂》这四组歌同时发表了,并且配了编辑部的评语反响。他们认为,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歌颂海洋的歌曲,因为歌曲提醒当代、教育后人,振聋发聩,将给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带来无尽的思考。

这首歌采取了领唱、合唱、轮唱、重唱等形式。合唱的时候呢,像海洋一样汹涌澎湃;轮唱的时候呢,像潮汐波浪起伏;还有领唱,像浪花翻滚;重唱,像巨浪拍岸。我们每次一唱,合唱团队成员都热泪盈眶。

主持人:刚刚您提到的《海洋颂》,它分为四组曲。那整首歌曲,大概时长是多少?

刘景来:一部歌曲得四分钟。如果唱的话,我们每部歌曲的前面有朗诵,就是把歌词朗诵一遍,因为不朗诵的话直接听,好像效果不好。我们就采用了像《长征组歌》的方式,将朗诵和演唱相结合。

主持人:目前蓝海之声合唱团已经开展多少场演出了?

刘景来:我们的排练场地,是在三亚天涯区马岭社区的马岭广场,排练场地就是露天广场,所以我们每一次正式的排练,实际上就是一次演出。而且我们在组建这个合唱团之前,就开始学唱了,从去年11月份开始,我们就组织大家学唱。17号我们这个团建立以后,就开始集中排练,每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,这是我们固定的排练时间,我们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、白天和晚上相结合、示范引导和骨干带头相结合、个别辅导和相互帮助相结合。

17日蓝海之声合唱团成立以后,我们就采取集中排练的方式,一直坚持到320号,因为疫情,这期间一共排练了五、六十天吧,演出40多场。因为我们合练,实际上就是演出,其中比较比较有规模呢,就是穿上演出服的演出,我们进行了四场。

 

 

主持人:刘老师,我知道您是南海之声合唱团的创始人之一。您是如何集结这些候鸟老人的?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,蓝海之声合唱团的这些成员们,他们基本上都来自于哪里?是如何找到他们的呢?或者说他们是怎么报名来参加这个合唱团的呢?

刘景来:我们这个团是开放的,现在这个合唱团,之前叫天涯同歌艺术团。都是这几年到天涯区马岭社区一些养老的候鸟。去年秋天,我们要筹备这种歌,所以十月份我们到了以后,就面向这些候鸟开始招收团员。我们有一个条件,就是你加入这个合唱团,必须热爱海洋,愿意做海洋保护的志愿者。报名不分男女、不分年龄,也不分你有没有基础,因为保护海洋,它不分身份。我们这个团里头的,没有专业歌手,都是业余的,但是有业余的高手在里边,唱腔相当不错,都成为团里的骨干。我们合唱团陆续接纳了50多人,在我们这个马岭地区算规模比较大的一个合唱团了。

我们合唱团的团服都是蓝色的,我们打的排练横幅标语也是蓝色的,有什么寓意义呢?寓意就是歌颂蔚蓝海洋,共筑蓝色的梦想

 

 

主持人:那蓝海之声合唱团的成员,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50多岁吗?

刘景来:平均年龄得65岁。我们成员中年龄最高的88岁,最小56,全国各地都有,一般来自东北部地区、中北部地区。

主持人:刘老师,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些,比如说在排练这首歌曲的时候,发生的一些比较难忘的事情?

刘景来:可以啊,比如说,我们有个88岁的老奶奶吕淑清,年龄最大,获得了光荣在党50纪念章。她每天坚持学唱,从来不耽误。她原来打算过了春节就回家,但是参加合唱团,我们的歌曲一唱呢,她就一直坚持到四月末,五个女儿轮流来陪着她。我们组织净滩活动,她把重孙女都领去了,让他们都感受一下这里的情况。

再比如有个范士香,63岁,是退休中学教师。她没有基础,刚加入团的那前十几天感觉太难了。学的歌曲太难了,我们合唱歌曲不好学,特别还有和声更难。她感觉学不了,就退出去了。过了几天,看到其他一些同志挺认真地坚持,而且都有进步,她就又返回来了,重新加入。现在呢,成为了骨干,简谱都学得差不多了。

还有一位共产党员,74岁孙志强。他基础比较好,每首歌他都要先学一步,他唱出谱子,给大家做示范。这样呢,大家就根据他唱的歌曲跟着学。他是天津的,四月底回到天津了。天津市也有一个合唱团,回到这个合唱团以后,大家感觉到他这个合唱怎么提高这么快。他说,我们在三亚有一个蓝海之声合唱团,天天学歌曲,天天做发声练习,提高相当快。

还有,我们还全部自费买服装、自费买谱夹、自费印歌片。共产党员刘边江自费花1000多块钱买的音响,给合唱团无偿使用,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。

在排练过程当中,我们搞了一次净滩活动,还搞了一次体验海洋活动,就是我们到大海边,面对大海唱《海洋颂》。那天说来也奇怪,早晨是阴雨天,下小雨,大家都觉得我们上午9:30到海边上,还不有雨呀。但我们到海边以后天晴了,万里无云。那天还是退潮,一般退潮的时候,浪都比较大。我们唱《海洋颂》的时候,海洋很平静,我们就感到,海洋是有灵性的,它也想听我们唱这首歌曲。我们怎么样对待大海,大海就怎么样对待我们,大家都感觉到海洋有灵性。

在整个唱这首歌曲的过程当中,我们合唱团50多人,有18名党员,这些党员都争先恐后参加,他们说找到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,由此我们组建了蓝海之声党员群。今年秋天呢,天涯区委组织部要批准我们建立一个党支部,我们想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我们不仅是爱海洋、唱海洋,在这个过程中,党员的作用,包括净滩活动,还包括其他的活动,这个影响都相当大。

主持人:刘老师,那最后我想问您,就是对于这个蓝海之声合唱团的未来,你有哪些期待呢?

刘景来:秋天呢,我们再到天涯区的时候,要有一个仪式。今年由于疫情停了,就是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有一个授旗仪式,我们通过授旗仪式,增加这种仪式感、光荣感。

同时,我们还要准备创作一首歌曲,给净滩活动创作一首歌曲,将来我们在搞净滩活动的时候,也唱这个歌曲,将会更鼓舞气势。另外,我们唱这些歌曲呀,准备要走出马岭,走出天涯,甚至走出三亚,走向全国,把这个歌曲宣传出去。

可能今年还有一些新增加入团的,我们排练排练,争取进学校、进工厂、进农村、进军营,加强地方宣传。因为咱们都是老年人,上台一站呢,头发都发白了,很有影响力,就得这么进行好。

 

希望蓝海之声合唱团可以越走越远,越走越好!

 

 

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,欢迎加入我们的志愿者队伍 , 益起守护那片海!